太原这座古城,历经了2500多年的岁月沧桑,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上至旧石器时代遗址、春秋战国墓葬,下至明清时期的珍贵遗存,中国几千年的古建筑风格都能在这里找寻到其昔日的风韵。已在太原生活二十余载的70后画家肖刚,在看到一处又一处的会馆、学堂、门楼、角楼、老宅面临着倒塌、拆迁、人为破坏的境地时,拿起了手中的画笔,立志要和那些挖掘机赛跑到底。
描绘古建只因对其感情至深
问:是什么事情触动您产生了要将太原古建画在纸上的想法?
答:我以前画过的一处精致老宅,后来发现它被拆掉了,痛惜之余让我产生了紧迫感。因为我是在北京四合院里长大的,从小就对这些中国传统古建筑的一砖一瓦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从那时起,我意识到,一定要尽我所能将这些古建老宅画下来,哪怕有一天它们不复存在了,至少它们还“活”在我的画纸上。
问:那您是从何时起落实这一想法的?
答:从2006年开始付诸行动,具体表现为以太原地区的古迹遗存为创作素材,进行考察性的、保护性的绘制工程。在行动初始阶段,困难重重,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困扰着我,但我坚定我的目标是正确的,是在做一件对社会极为有意义的事情。
数年奔波作画终迎希望曙光
问:您为什么选择用钢笔来画古建?
答:其实是我同专业的爱人最先建议我用自己比较拿手的钢笔画来描绘太原古建的。同时,我考虑到钢笔的表现力很广泛,也很生动,耗时也不长,可以更好地助我赶上那些挖掘机的速度。虽然用钢笔作画不易修改,但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问:您在进行创作前,会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我在创作每幅画之前,都会亲自跑到街巷原址,尽可能去了解那里的故事与历史,然后在图书馆或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更多地了解这些古建遗存背后的文化底蕴,从而更好地把它们表现在作品中。
问:那您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情感与画作相融合的呢?
答:其实要想更好地融入,首先是要了解。了解得越深,融入得越多。这么多年来,我一见到新发现的古迹遗存,就兴奋得不得了,就有种强烈的想要去深入了解它的冲动。
问:您一年四季都要外出作画,会不会遇到现实的阻碍?
答:呵呵,当然。通常我一拿起画笔就顾不得其他事了,有时过了饭点才想起吃饭,但最主要的问题是现实中琐事较多,会干扰到作画,而作画必须得静下心来,不过我现在已经适应了许多。
问:在这么多年的创作中,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呢?
答:我曾经因为太专注于作画,以至于身旁的自行车被偷了都没察觉到。其实直到现在我都很想念我的“汗马”,因为它陪我跑遍了整个太原市区,我的画里也留存着它的“倩影”。有一次冬季作画,让我记忆犹新,当时为了更好地静下心去画晋源德化门,就专门挑了个人少的大冷天去了那里,由于城门洞口风大,在那儿吹了一上午的风,结果一回家,便开始浑身疼,发烧。我向来身体很好,很少生病,可那次却整整病了一个星期。不过,我觉得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从来没后悔过。
问:在您的画作中有汽车的存在,这是您有意添加上去的吗?
答:对,这是我刻意为之的。因为汽车在现实中是一种很真实的元素,我把它当做一种不和谐的元素放在画中,从而产生较强烈的反差。往往不和谐、不搭界的事物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有时小小地批判反而会更深刻些。
问:什么时候起,您的画作开始受到外界的重视?
答:2009年伊始,我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部分绘画作品发布出去,很快就引起了非常大的社会反响,先后有多家媒体就此进行报道和专访。我也因此拥有了很多喜爱我作品的读者群,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老中青都有,每一句真挚的留言,每一次发给我的珍贵图文资料,都让我感动,我为我的作品能够在保护古建,传承晋阳文化中起到的作用而感到欣慰。此外,随着我的作品的增多,以及影响面的扩大,原本无人问津的古迹遗存,成了很多古建、美术、摄影以及旅游爱好者常去光临的地方。
继续行走在保护古建的路上
问:您认为什么样的画作才称得上成功之作?
答:对于我个人而言,只有得到读者的反馈和共鸣,才能算得上成功。因为我画这些古建筑的目的,就是想要唤起大家对文化古迹的保护意识,因为保护古建筑最终是要靠众力的。只要是真正喜欢上我作品的人,相信他至少不会充当古建的破坏者。
问:能不能谈谈您近期的作画计划?
答:鉴于太原的晋源区几乎“山山有寺、村村有庙”,是全市文物旅游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我近一段时间,把作品的重心转向了晋源,我先后去了晋祠、天龙山、龙山、蒙山、晋源老城、店头古村以及周围很多大大小小的村落,先后创作发表了《晋源德化门》《晋源文庙》《晋源店头古村》《晋源紫竹林寺》《旧晋祠路武家庄观音庙》《蒙山大佛》《开化寺连理塔》《龙山昊天观》等以晋源区历史文化遗迹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尤其是《蒙山大佛》《店头古村》《晋源德化门》等作品一经刊登,便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问:请谈谈这些年来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
答:我的收获真的很多,结识了很多素不相识的读者和朋友。他们跟我一样热爱太原这座历史名城,热心地为我提供创作线索,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比如有个叫“太原公子”的网友,他对太原的老街老巷相当熟悉,他特意在百度太原贴吧为我每一幅发表的作品配上原址照片。中国著名画家董其中先生也给予我极大的支持,专门为我的作品撰写评论文章。所以,我从未有过孤军奋战的孤独感。
保护古建筑需大家共同的努力
问:那您希望自己在保护古建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答:我不愿去扮演什么,只要能在保护古建中起到实际作用就行了。其实我很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打动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老总,希望他们能够给我的创作给予现实的支持和帮助。当然如果有合适的赞助,我也很乐意去搞以太原古建遗存为题材的钢笔画个展,以达到更有效地扩大社会影响力的目的。
问:现在古建筑的保护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比如最近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北京的故居被拆毁,请问您对太原的古建筑保护有什么看法,有哪些建议?
答:首先我对于北京林、梁故居的拆毁深表遗憾!就目前太原的古建保护状况,我在作画过程中感触颇深。很多地方的古建遗址也处在较为尴尬的境地,在城市的改扩建过程中,尤其是在巨大的商业利益的冲击下,这些具有相当文化价值的老建筑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人为破坏极为严重。除此以外,这些老建筑的修缮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中国传统建筑多以砖木结构为主,这就决定了它们的使用年限,如何延续,只有靠翻新和重建,这样,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资金的投入,再则是修缮的水平,盲目的重建、修缮对古建的危害更大,所以文物古建的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落实到实处,必须通过政府、专家、民众共同努力才能达到保护的目的。
问:您觉得对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来说,古建筑的存在有什么价值?
答: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与古建留存不是水火不容的问题,而是一个怎样融合的问题,两者并不冲突,试想一下,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城市要发展,却要以毁掉历史文化遗迹为代价将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放眼国际,世界上发达的国家大都有着完备的城市建筑遗存,例如巴黎、罗马、巴塞罗那、莫斯科、维也纳等著名的城市,正因为有它们的存在才使后人感受到人类文明的进程与辉煌,它们是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