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仙吕洞宾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全国各地吕祖庙众多,都是为了纪念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的吕洞宾而兴建。吕洞宾本名岩,字洞宾,是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自王重阳创建道教全真派后,吕洞宾同王玄甫、钟离权、刘操、王重阳—起被奉为北方五祖之一。
民间传说,吕洞宾风流潇洒,好读书,《全唐诗》中收有他的诗。传说中他本想通过科举入仕,但屡试不中,转而学道,终于修成正果。如今济南城区尚存有两处吕祖庙遗址,分别位于趵突泉和大明湖寿康楼街,历经八百多年岁月侵染,其独特的建筑样式及本身附带的颇具神秘色彩的地方传说,依然吸引人们—探究竟。
明末,济南知府樊时英重修。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西院始建升阳观,吕祖庙遂被人们称为升阳观。
趵突泉吕祖庙·历经百年古韵十足
走进济南市趵突泉公园内,你能看到泺源堂、娥英祠、三圣殿三大殿,但你是否知道这三座殿的前身曾是供奉吕洞宾的吕祖庙。建国前,趵突泉北面的这组古建筑一直为吕祖庙,建国后才更改其名。
吕祖庙三大殿经历了多次改建和更名,历史起源更要追溯到北宋年间。据考证,著名文学家曾巩于北宋熙宁年间任齐州知府时,在趵突泉边创建“泺源”、“历山”二堂,以作为官方旅馆。至元代后“二堂”改为供奉吕洞宾的“吕仙祠”。济南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历乘》称吕仙祠为元遗山(元好问号遗山)重建,并陈述其修建起因为元遗山巧遇吕洞宾。并有《续修历城县志》中所题的绝句为证:曾向名泉唱楚辞,何人改建吕公祠。泺源堂上尘心运,记取遗山入梦时。
明清以后,吕仙祠屡被修缮。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何启图改中殿为阁,上层祀文昌帝君,下层祀八仙之一的钟离权,同时将阁后的李公祠改祀斗母,称“斗母宫”,前殴仍祀吕洞宾。后来三殿统称吕祖庙。
趵突泉畔,坐北朝南的吕祖庙三大殿依然完好,它们在同一中轴线上,形成二进院落,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东西各设洞门,前殿面阔三间,高架两层,红漆木槛与黄色琉璃瓦搭配和谐,蔚为大观;殿前为卷棚式厦檐,楣额透雕云纹、彩亭、禽兽、花卉等图案,显得玲珑古典;中殿亦为三间两层,斗拱错落,红柱绿瓦,熠熠生辉;北殿则硬山出厦,古韵十足。
沿大明湖西南门东行,走不多远南行拐进西公界街,在西公界街中段路西有一条东西向的小街,这便是寿康楼街了。就在这条小街上,吕祖庙静静地矗立着,古旧的建筑,断壁残垣,仿佛摇摇欲坠,好不凄凉。
据考证,此处吕祖庙始建于金代,属道教全真龙门派。明末,济南知府樊时英重修。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西院始建升阳观,吕祖庙遂被人们称为升阳观。清嘉庆八年(1803年),在升阳观之东又修建了题壁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当地名绅张景堂等人又捐资扩建题壁堂。自此,吕祖庙分成升阳观和题壁堂两处建筑,也成为城区内一处集正堂、戏楼、大罩棚、道观及附属建筑于一体的道教建筑群。这里一时也成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道教活动场地。
尽管1979年升阳观便被公布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文革”时期的破坏和侵占还是使其大伤元气。原先宏伟大气、精致典雅的大殿不复存焉,三间殿堂顶瓦尽失,柱倒梁断。如今,人们也只能从残垣断壁中寻找它当年繁华的影子了。
升阳观东侧,便是题壁堂。在国内祭祀吕洞宾的道教建筑设计中,题壁堂是济南独有的建筑,它的创建来自于—个和吕洞宾有关的故事。
相传,当年升阳观东面大殿建成后的一天,主持道人刘道让看见一位遭人闪身进入殿内,欲进殿问询。不想殿内空无一人,只在殿内左侧墙壁上发现七言律诗一首,墨迹淋漓未干。诗曰:曾否当年旧酒楼,松亭水色静悠悠。熏风日跻蓬莱岛,筇仗常经此地游。世法须从身上想,机关宣向个中求。离离青草会心处,何事浮生空白头。署名是“木石道人”。刘道让深以为奇,仔细揣摩诗中内容,发现其意境高远,非凡人能体悟。于是认为这是祖师吕洞宾代身而书,遂将这—新建大殿命名为题壁堂。清代末年,伴随着对吕祖庙东院的扩建,颇具传奇色彩的题壁堂被其北侧的大戏楼掩去许多风采。由戏楼穿堂而过,正对的是一个由戏楼、东西厢房和题壁堂正堂围成的四合院。正堂和厢房的原始主体建筑尚在,其檐顶却换成了现代特色的顶瓦,全无古典殴堂的韵味。加之院内添加了数间临时房,前出厦带回廊的东西厢房已露出部分岌岌可危的立柱。
近期,升阳观正殿正在进行翻修。各界已筹资六七十万元,希望恢复升阳观往日风貌,并在升阳观正殿增设3座铜像,目前翻修工作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