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王庙是山西定襄县的著名历史遗迹。位于县北关,建于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又称金代)、元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
这座寺庙早年是寿圣寺。寿圣寺位于北朝南。原来的正殿在唐朝祭祀定襄王李大恩,宋宣和年间祭祀李靖,东配殿祭拜玉皇大帝,西配殿祭拜关公。元末寺废弃,只有西配殿,成为独立的关王庙。
关王庙明间大檐额,两端并出柱头,不是通长三间,为宋王庙重要文物价值点之一。
庙内关王殿是金代的原构,比较珍贵。殿内三国故事壁画是嘉庆八年(1803)绘制的,非常精美。关羽的头衔及其建被详细描述为庙内的金、元、明、清碑刻。
关王庙的斗拱结构有八种。正脊心琉璃楼是明代的精品。古老沧桑的门框是元代的旧物。殿内雕像是近年来的新塑。
中国大多数砖拱结构的寺庙被称为无梁寺,木结构的寺庙被称为无梁寺似乎非常罕见。关王寺,又称无梁寺,名有多种说法。个人理解,定襄人称房屋纵梁为dan(四声),称横梁为梁。关王庙开间无横梁,故关王庙俗称无梁殿。
为保护古建筑,今世在殿内两侧分别增加了两根支撑明柱。
定襄关王庙,历经895年,似乎仅晚于山西阳泉郊区的关王庙(宋宣、四年至1122年),是中国最古老的关寺建筑之一。2006年,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