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寺是明英宗最喜欢的太监王震的寺庙,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是北京明代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早在1961年,智化寺就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智化寺京乐与智化寺一起传承了500多年,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清道光、咸丰时期,智化寺音乐逐渐从寺庙传播到北京周边地区,成为北方佛曲的代表,被时代称为"京音乐"。
智化寺建于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是明英宗时期的大太监王振"舍宅为寺"后王振善将一些宫廷音乐转移到寺庙,并组建了一个乐队,用于寺庙佛教和一些传统民间活动,即智化寺庙音乐的起源。
传统的智化寺音乐,又称北京音乐和智化寺北京音乐,来自明代宫廷礼仪音乐。它是中国现有古代音乐中唯一一种代代传的音乐,至今保存完好。智化寺京音乐有明年的工尺谱本,有特色乐器、曲牌、词牌,有按代传承的表演艺僧。它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就像西安城隍庙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和福建南音一样。智化寺的工尺谱本有年龄,最早的一本是康熙三十三年,由15代艺僧永乾抄录而成。20世纪50年代,一位僧侣在收拾藏经柜时发现了这本珍贵的谱本,并将其送给了著名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杨荫浏先生将谱本与寺院25、26代艺僧演奏的音乐进行了比较,发现与几百年前的音乐相比,它保持得非常完整,没有任何私人演变。因此,学术界推证,继续560年的智化寺音乐没有演变。
智化寺北京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音乐风格庄严、简单、优雅,音乐结构庞大、标准化,表演技巧丰富,曲目巨大。
它对继承有很高的要求,不容易随意增加或删除,注重保护继承。智华寺北京音乐忠实地保留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风格,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变化提供了典型而生动的例子。从现有数据来看,大多数学者认为北京音乐与唐宋古代音乐有关。
它在曲目、乐器、宫调、演奏方法等方面保存了宋明老制。
传统曲目有《喜秋风》、《拿天鹅》、《清江引》、《梅花引》、《小华严》、《醉翁子》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中国著名音乐家研究了智化寺京音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智化寺有48首音乐曲目。在宏伟的宫廷音乐和非凡的佛教音乐中,传统民间音乐的热情与活泼融为一体。从现有的词牌名称可以看出,如清江引、千年、金字经、华严灯赞、滚绣球、水鸭等。
智化寺的京乐有八种乐器,每种乐器都有:云锣、铛子、∞、箕子、管(古称苦头)、笙、笛。但在某些方面,它不同于民间一般乐器。如笙,中国民间一般为十三簧,而智化寺的笙为十七全簧。笛声也很高。管子是北京音乐的主要乐器,中国民间八孔,智化寺九孔(前七孔,后两孔)。云锣,又称九音锣,最早为明成化年间制作,音色醇厚,又称文物。演奏时用锤子敲打,声音柔和,独特。
北京音乐有300多首音乐,但到目前为止只有48首音乐。它的乐器分为两类:一类是演奏乐器,主要包括管、笙、笛;一种是演奏乐器,包括锣、鼓、钟、蟋蟀、钽、子等。乐队为9人准备了14件乐器。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智化寺京音乐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阅读:
寺庙设计效果图-寺院规划设计图
寺庙规划_寺庙规划设计_寺庙规划方案
寺庙设计施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