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阁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心东南角,城南路与天心路交汇处的古城墙上,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
天心阁原名天星阁,起源于明代盛传的星野理论。根据星宿分野,天星阁正对应天空中的长沙星。因此,它曾经是古人观察星象和祭祀天神的地方。此外,古阁位于古城长沙地势最高的龙伏山,被古人视为吉祥的风水宝地。人们更愿意在这里祈祷消灾,强世兴家。
天心阁下的古城墙建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是长沙王吴睿建造的,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长沙防御指挥使邱光修复加固,长8.5公里,南北长,东西窄条,共有九座城门,大大提高了长沙城市的防御能力。
乾隆十一年(1746)由抚军杨锡主持建造。阁名以尚书咸有德,享天心命名。天心阁有三层楼阁,建筑面积846平方米,碧瓦飞檐,朱梁画栋,当时是全市最高的地方。由于地势高,天心阁成为兵家攻防的必备场所。
辛亥革命后,拆除长沙城墙,只留下天心阁古城墙,长251米,高13.4米,南北两月城,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工事现有实例中极其罕见的,对研究古代军事城市防御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长沙古城为数不多的文化载体和历史遗址之一。1938年火灾中,天心阁变成了灰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沙市人民政府在这里重建了公园。
天心阁、仿木结构、栗瓦飞檐、朱梁画栋、主副三阁、长廊重建于1983年。整个阁体呈弧形分布,具有明清两朝的城楼风格,高阁与游廊相连,形似山峦起伏,错落有致,气势恢宏。其结构采用挑梁,无斗拱,三层阁采用46根红漆圆柱支撑,廊柱结合,栗瓦粉墙,灰色石基厚实稳定,62只石狮各有姿态,32只龙头托起翼角,翘起蓝天,32只风马铜铃迎风鸣响,巨型吻龙各领风骚。石壁图案,也是古人崇拜的图腾、狩猎和战车战马,看上去,仿佛还是标旗猎,战马萧萧。
整个建筑的色彩凝重而充满活力,风格简单,是一幅历史画,是一首优雅的诗。古阁占据,气象普遍,游客来,俯瞰湖南北部,招募岳南,展望祖国,纪念革命烈士,振兴中国的抱负,都自发产生。
天心阁的基地占据了城市最高的地形。此外,它位于30多米高的城墙上,还有四个场景:高阁插云、绿屏耸翠、疏树含烟和池塘夕阳。几乎有一个美妙的高峰陪伴着它。从远处看,岳麓山是一个屏幕,所以它看起来更陡峭、更美丽。登上天心阁,极目四望,全城风光尽收眼底。楼阁碧瓦飞,朱梁画栋,古色古香,无论是游客还是常住市民,总是留连忘返,肆意盘桓。
清乾隆年间,随着城南书院迁至天心阁城墙下,天心古阁曾被用作与城南书院相对应的文化祭祀场所。亭子里有两尊神像,文昌帝君和奎星,以保证长沙文化运气的繁荣。在过去,来祭祀的人络绎不绝,文人墨客经常登上亭子俯瞰和吟诗。
清代大学生黄兆梅的歌曲《云山四面皆入眼,万家烟火总关怀》已成为千古绝唱,而明代李东阳的《水陆洲洲系舟》却一动不动;到2018年,天心阁栖鸽、鸽飞阁不飞的精彩佳联仍被广泛赞誉。
天心阁是长沙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在市民心中占有独特的地位。经过数百年的沧桑,它仍然傲然屹立,见证了长沙的发展变化。
推荐阅读:
寺庙设计效果图-寺院规划设计图
寺庙规划_寺庙规划设计_寺庙规划方案
寺庙设计施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