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出现在西周,广泛应用于汉代。它是一种引导性的标志性建筑,主要位于城市、宫殿、祠堂和房屋的前方,称为门阙。此外,在墓地入口处的神道两侧也可以设置一个洞穴,称为墓穴。
因为你可以在楼上看,所以也叫观。·释宫郭普注:孙炎说:‘宫门双阙,旧章悬崖,使民观之观,因为所谓之观。又因在阙上挂法典而被称为象魏。·天官·太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是悬治象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劫日而敛。
应天门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的第一座。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正南门。它是一个巨大的凹形建筑群,集门楼、多楼、东西阙楼及其廊道于一体。
应天门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后改为天门,后为避唐中宗应天皇帝改名为神龙门。之后,应天门被重新命名。
五代、北宋相继使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接待万国来使等外朝仪式的重要场所。唐高宗俘虏百济国王、武则天皇帝、唐玄宗接待日本第八次派遣唐使等仪式都在应天门举行,功能类似于北京故宫的午门。
阙楼是城门前两侧的望楼,分为单阙、二出阙、三出阙。三出阙等级最高,一般在母阙外延(或后方)附有两出子阙,规模依次缩小。三出阙系统中最高等级的三出阙一般站在皇帝居住的宫廷大门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天门双向三出阙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在中国都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汉代阙被广泛使用,不仅是天子、诸侯,也是朝廷,而三出阙只能站在皇帝的宫殿和陵墓前。汉代霍光墓因三出阙超越礼制而成为谋反的证据。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洛阳城宫正门长关门有三出阙。在此期间,除了延续汉代的阙制外,以北魏长关门三出阙为代表,该建筑继承了西汉都城宣平门的阙制,但又发生了变化。双阙与城门连接,形成了完整独特的凹形三出阙城门建筑形状。这种形状逐渐影响了唐宋的门阙制度。
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融合后,隋唐社会形成统一局面,制度发生了新的变化。汉魏时期流行的城市、宅基地、墓基地和寺庙数量逐渐减少,宫城建立的宫殿数量也显著减少,一般只设在宫城南门外。
随着中国古代阙的发展,元明清三代进入衰退期。传统意义上的阙已经消失,只有宫殿的前门仍在使用,但形状发生了重大变化,完全退出了其他建筑群的标志地位。明清故宫的午门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午门的平面呈凹形,沿袭了北魏洛阳长关门和唐代洛阳应天门的形状基础,从汉代洛阳宫的门阙演变而来。如今,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已经完成,宏伟的建筑让我们梦想回到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