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很热,很多地方的气温都在上升。这个时候,有些人吹空调吃冷饮的时候,会想到一系列的问题——紫禁城的夏天现在一样热吗?古人没有空调怎么避暑降温?他们也吃冰棍吗?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
董邦达乾隆皇帝松荫消夏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夏天紫禁城热吗?
只要参观过故宫的人都会惊讶地发现,故宫虽然没有空调,但特别凉爽,尤其是在宫城的屋檐下。为什么是这样?事实上,这个秘密隐藏在故宫的建筑里。
紫禁城古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一定是金色的屋顶和紫色的墙壁。
这些金色屋顶覆盖的面积远远大于建筑面积本身,屋顶四角的屋檐像鸟翅一样向上倾斜。
坤宁宫
这种设计不仅是为了美观,也是为了方便古人的日常生活——夏天,中午的太阳会被屋檐挡住,达到遮阳降温的目的;冬天,倾斜的阳光可以照进宫殿,驱走寒冷。
这是因为太阳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角度。古代工匠总结了北京日照角度随时变化的规律,巧妙地设计了这种既美观又实用的屋顶结构。
此外,紫禁城古建筑的屋顶也非常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在屋顶的木基层上,通常铺设一层30厘米厚的泥背,由保护灰、绿灰、刀泥等材料组成。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吸收大量的室外热量,避免过多的热量直接进入室内。
为了更好地散热,紫禁城的一些重要大厅也将使用重屋檐屋顶。这种结构使古建筑的屋顶与天花板形成架空层,可以拦截直接照射到屋顶的太阳辐射热,使屋顶变成两个传热,避免太阳辐射热直接作用于建筑内部。此外,由于热空气有上升趋势,室内热量会上升并积聚在架空层中,以避免直接接触。
保和殿
但是如果你想在夏天真的感觉不到热,你不仅需要不被阳光照射,还需要凉爽的风。这里不得不提到紫禁城建筑借风自然的能力。
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建筑大多以建筑群的形式出现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设计时也会关注建筑群周围的环境。
紫禁城西临前三海(南海、中海、北海),北临景山,内部也有许多花园。夏季,这些景观将形成一个自然的低温高压区,在这里积累凉爽的空气,使紫禁城特别凉爽。
故宫角楼
紫禁城如何避暑?
当然,在故宫,用建筑降温只是一个方面,虽然古人没有空调,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自己的避暑方法。
设凉棚——
立夏后,内务府建设部将在后宫庭院设置凉棚。凉棚覆盖整个庭院。打开天窗和明亮的窗户不仅可以遮挡阳光直射庭院,使室外凉爽,还可以根据阳光的强度随时调节光线。
长春宫凉棚烫样
虽然凉棚是用杉蒿和芦苇垫绑起来的,但外观和院子里的建筑形式大致一样,所以几乎没有违和感。这种凉棚不仅能遮阳防雨,而且空间非常开阔,通风散热非常方便,有利于皇后妃在建筑外避暑降温。
古人也用冰——
古代虽然没有冰箱,但并不妨碍古人发挥他们的智慧,他们发明了冰窖。
紫禁城夏天的冰是在冬天收集和储存在冰窖里的。紫禁城有五个冰窖,可以藏近3万元。每年冬至过后,紫禁城都会开始采冰。冰采用自护城河或三海。每块冰大约需要一英尺和五英尺。运到冰窖代码整齐后,关闭窖门,夏季使用。紫禁城有四个冰窖,位于隆宗门西南部。
宫殿夏天用冰冷却,水果保鲜,冷藏各种祭品。当时用来盛冰的桶叫冰桶,方形,里面有一层锡,就像保温瓶的胆汁,用来保温。把这个冰桶放在房间里,不仅可以降低室温,还可以在里面冷冻水果。
据专家研究,冰窖地面的石头是麦饭石,当时被称为豆渣石。这种石头属于火山岩,是一种复合矿物或药用岩石,对生物无毒无害,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当冰水融化时,麦饭石可以吸附和分解水中的游离氯和杂质、有机物和杂质,并将矿物质输出到水中,从而防止水腐败,获得高质量的水。
故宫消暑好物
除了传统的凉棚、冰,和现代人一样,宫里人也有自己的好消暑。
象牙席——
象牙垫薄如竹条,由象牙条编织而成,是皇帝的御用品。夏季铺设质地细腻均匀、表面光滑的象牙垫,非常清爽。
然而,鉴于象牙垫材料过多,生产工艺复杂,雍正发布了禁止生产的命令。
各种材料的手摇扇——
由于在古代,摇扇子是最直接的解暑方式之一,所以和现代相比,故宫的扇子材质则非常多样,从纸扇、羽毛扇到牙丝扇、绢扇……十分精美。
牙丝编地花香蕉扇
故宫博物院藏
宫里人也吃冰——
不要以为夏天吃冰是现代人的专属。其实宫里人也很爱吃。要知道清代冰镇食品挺常见的,连普通人都可以尝尝。
清代《京都风俗志》记载,伏日,人家有不同于平日的美食,叫贴胖,或者从这一天起有舍冰水的,或者在市里放弃煎苏叶、霍香叶、甘草等汤,叫暑汤。当时伏天有人喝冰水,有人煎苏叶、藿叶、甘草等汤,叫暑汤,还在街上卖。
除了普通人的解暑食品外,宫中的御医还会在夏天开出解暑的中药处方,如香菇汤、暑汤等汤剂,以及香菇丸、藿香正气丸、清暑益气丸等。
在《宫女谈往录》一书中,宫女何氏描述了慈禧太后夏天的消暑:宫里有零碎的小吃,秋冬的蜜饯,果脯,夏天的甜碗。"。"甜碗子"是消暑小吃,把新采出来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用甜瓜里的肉,把籽去掉,配上果藕,用冰镇吃。
此外,还有一篇回忆文章显示,慈禧太后在逃离八国联盟逃往陕西时,曾吃冰酸梅汤。可以看出,皇室和人民在夏天吃冰食是很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