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57873222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案例中心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寺院资讯
中国古建筑展厅展览艺术设计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25
浏览次数:169次

博物馆展厅的建筑条件是制约展览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古建筑展厅,尤其是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展厅,是对展览艺术设计制约最多的一类。此类展厅的艺术设计必须首先分析实际的可能和需求,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扬长避短,适当改造,以实现有效利用。这是建筑遗址类博物馆在展览陈列艺术设计中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坐落于北京什刹海西岸的恭王府是我国清代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二级博物馆。它的建造者是清乾隆年间权倾一时的大学士和 ,恭王府之名则来自最后居住于此的皇族、晚清政坛上举足轻重的恭亲王奕。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其素来拥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之说。

  由于历史原因,恭王府多数建筑原有的室内结构现已不存。为实现保持王府建筑群原貌完整,同时尽可能丰富参观内容的目的,自2008年全面开放以来,恭王府博物馆利用古建筑开辟了常设展、专题展、复原陈列以及临时展览等多类展厅,举办历史、文物、艺术等各种类型的展览,因而也得以对古建筑展厅的展览艺术设计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
  2014年1月完成的“恭王府历史沿革展”工程,不仅是一项常设展览的设计制作,还包括对古建筑内部原有建筑文物的保护与展示,其设计理念和材料、工艺的应用较其它古建筑展厅均有较大突破,是将文物古建筑改造利用为展厅的一次比较全面的实践。
  一、文物保护兼顾安全与展示
  展览所在的葆光室原为恭亲王奕 的私人小客厅,正殿五间,东西耳房各三间,总使用面积241平方米。正殿屋顶脊檩保存有清中期苏式宋锦包袱彩画真迹,开放前作为办公用房时一直被纸糊顶棚遮挡,因而画面完整,色彩明丽依旧,在同类建筑彩画中十分罕见。为使观众欣赏到这一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性的珍贵文物,修缮时将顶棚拆除,恢复了原貌。然而,恭王府全面开放5年来,观众数量居高不下,彩画长期暴露在人员拥挤的空间中,色彩和质地都面临受损的威胁。地面原有金砖也因大量观众的持续踩踏出现多处碎裂,既损害古建原貌也不利于观众的观展安全。为确保文物安全并为观众营造舒适的参观环境,此次展览工程设计了专门的古建保护展示方案。
  方案的主旨是在防尘、防潮、遮光等保护的同时兼顾彩画的展示。在室内搭建与原建筑不发生接触的独立支撑钢结构,其上铺装天花板、展墙和地面保护,形成盒子式结构,在钢结构与原建筑之间留出足够空间,保证保护部分的空气流通。葆光室原是用作普通居室的小型殿宇,室内高度和面积较小,此种做法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很强的压迫感。为此,天花选用柔和的乳白色,既与古建居室白樘篦子顶棚的传统做法相呼应,又减少了因层高降低带来的不适。以大尺寸的单块玻璃拼合出长方形的屋顶彩画展示区,采用隐藏于结构框架上照度较高的暖色调LED灯带照明,形成自然、明朗、开阔的视觉效果。设计时不过分加大展示区域面积,利用较大面积白色天花板区域的封闭感,与较小面积玻璃展示区的通透感形成视觉上的均衡,调动观众对于屋顶空间的想象。敷彩古雅的文物彩画与材质形式极具现代感的天花板和照明灯具交相辉映,反映出恭王府历史变迁的展览主题。 保护结构同时方便了布展施工,减少了因古建保护而不得不对展览设计进行的诸多限制,尤其电路走线均不与古建本身直接接触,极大提高了照明和现代化展览设备使用的灵活性。
  二、空间安排回应观众关注点
  展览的形式设计需依据展览内容进行,历史主题的展览传统上以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内容。在恭王府的历史中,有多位具有代表性的清朝权贵曾生活于此,他们的生平反映着清朝盛极渐衰直至灭亡的全过程;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又是多家重要文化教育单位所在地,现代文化史中的很多重大事件也与之息息相关。历史的多样性赋予其深厚内涵,也为确定展览内容的叙述方式带来难度。简单依照时间的线性序列安排,必然出现过多过密的时间节点,内容琐碎,观众很难抓住重点,反而无法形成清晰明确的印象。不仅如此,正殿与东西耳房之间仅有一条狭窄过道相通,空间相对隔绝,参观时容易造成混乱。 展览设计应该第一时间回应观众的关注点,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恭王府历史中最吸引观众的无疑是和 与恭亲王奕 两个人物。因此,展览在内容编排上打破传统,不依照时间顺序,而是提炼出恭王府历史沿革中的重点与亮点,确定了四个相对独立的专题,分别为:正殿大空间展示两个重点,即和 、奕 生平,利用符合其历史内涵的艺术设计将展览主题人物和观众同时置于“半部清朝史”的大氛围中;两侧面积较小的耳房分别展示亮点,即两个特色鲜明的历史阶段――皇室宅园时期和文化空间时期。这一布局设计有效转化了展厅格局上原来的不利因素,耳房与正殿之间近1.5米长的通道使不同的专题有了明确的 间隔,并为观众提供了短暂休息和转换思维的空间,减少了参观疲劳。 以观众关注点为核心的设计思想,也解决了中央主题造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受屋顶彩画展示区钢结构及玻璃承重要求的限制,展厅中央立有两根方钢立柱,设计只能以此为基础进行。从展厅入口角度看,这一位置并没有给正面留出足够的展示空间,而立柱贯通上下的高度使前言部分也不宜设计得过低。空间小、高度高,如果再进行强调性设计,会使刚进入展厅的观众感觉非常压抑。观众聚集在入口处阅读前言,也容易造成拥堵。设计中选用金属材料镀铜工艺制作造型框架,金属蚀刻的展览标题别具一格,一目了然。前言部分则采用乳白色木纹石刻字不填色的方式,进入展厅时感觉并不突出。整体造型强调视觉感受上历史积淀的坚实感,弱化了前言的文本讲述功能。同时对入口两侧和 、奕 两部分的一级标题造型进行了强调性设计,使观众进入展厅后首先注意到左右,马上发现最感兴趣的两个主题,有效地分流了人群。在对两个重点人物的生平形成最初印象后,希望获取更多信息的观众会重新选择阅读展览前言,以更清晰地了解恭王府历史发展的脉络。这样的安排虽然会在参观路线上出现重复,但由于展厅面积不大且中央部分空间舒朗,重复走动并不会令观众疲劳或感到麻烦。 独立专题式的空间布局、略显交错的展线安排以及对中央造型的弱化等设计,尽管与常规做法不符,却是真正从观众需求出发,扬长避短,反复考量的结果,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三、形式设计契合博物馆自身特点 恭王府既是博物馆,也是5A级旅游景区,每天接待的众多参观者中既有景区游客也有博物馆观众。这是恭王府观众构成的特殊之处。游客受行程所限,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清晰的信息;博物馆观众则抱着细细观看的心理,希望学习到感兴趣的知识。“恭王府历史沿革展”作为博物馆的重要常设展,设计中必须关照各类观众的不同参观特点。 作为以图文为主的展览,需要驻足阅读,观众人数过多并非有利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看似平淡无奇的展板成为最适合的展示手段,可以满足多人同时观看的需要。内容部分的版面必须简单干净,不多加图案或线条装饰,只借助规矩整齐、主次分明的图文排列突出重点,使观众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被展览内容吸引过去。展板前要有足够的空间,让有兴趣的观众站得住,走马观花的游客走得动。为此,尽量将展品安排在展墙立面展示,只有极少量进深较窄的低展柜沿墙放置。展厅中央留出较大空间,方便人流移动,也使每一部分的主题尽收眼底,便于观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观看,保证了良好的观展效果。 设计中还通过增加展板层次,使用对比强烈的底色、紧扣内容的装饰图案和简洁醒目的字体着力突出各层级标题。标题的排列均衡统一,内容眉目清楚。对于时间有限的游客,匆匆浏览也可以了解来龙去脉。中央造型尽管进行了弱化处理,但以石材制作成历史书籍的造型,其上依照时间顺序清晰标示恭王府各个历史节点,即使游客的时间仅允许穿展厅而过,也能对恭王府的历史传承脉络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 除了考虑观众的需求,展览艺术设计还应立足博物馆自身特点和文化内涵。恭王府博物馆的主题是王府文化,它既是皇家文化的传承者又博采民间文化之长,是二者沟通的桥梁。体现在艺术性上,应是威严、华丽而不失清新雅致之感。设计中力求在恭王府传统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之间寻找内在平衡点,以传统元素作为对各种现代化材料及工艺手段进行风格统一的标准,但不过分突出,更不简单挪用。如回纹的应用,只在展览重要构成部分的局部少量出现,包括中央造型结构框架顶端、金属展柜的柜脚以及基层展板边缘的装饰线。展厅中央使用金属材质和整块石材,加上天花和地面大块玻璃的运用,显示出王府的尊贵华美,也使保护结构显得更加牢固安全。四周展墙底纹绿色卷草图案的想法来自葆光室所在的西路建筑以休闲为主的历史功能。展厅改造前,北窗外两丛绿竹掩映,充满摆脱规制束缚的闲适安然之感;改造后通过明丽清雅的色彩和图案,调和金属材质的历史厚重感,营造出轻松而富有亲和力的展示空间。 结语 恭王府每年接待观众数以百万计,旅游旺季府内游人如织,几乎没有喘息之机。这样一座精美恢弘的古建筑,自身蕴含的文化、艺术信息本就已非常丰富,因此展览艺术设计中更应该注意对各种装饰手段运用的节制,做到有张有弛,既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又要留出空间使观众有思考回味的余地,从而实现展览让观众从人物看历史,从历史品文化的设计初衷。

中国古建筑展厅展览艺术设计思考

相关推荐
寺庙设计哪家好 庙设计效果图 寺庙设计施工公司 寺院建筑布局平面图 寺庙建筑设计师 寺庙古建设计院排名 中国最大的寺院规划 寺庙建筑设计方案 寺庙设计布局

手机微信:139 57873222

浙江汉匠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9023329号-2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2191号 网站地图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139578732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