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57873222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案例中心
丽水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丽水行业新闻
丽水泉州传统民居建筑
发布时间:2022-12-06
浏览次数:14462次

泉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交汇点。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汇集在这里,传播、碰撞、融合。每一次域外文化的传播,都会在这里留下历史印记,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多元文化特色的泉州建筑。泉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物特别丰富,其中古建筑在结构技术和建筑技术方面的突出成就一直受到称赞。

公元4世纪初,晋南渡带来的中原文化与闽越海洋文化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闽南文化。从唐到宋、元,随着泉州港的兴起,东南亚、西亚甚至印度、波斯、希腊、罗马等地的异国文化漂洋过海,留下了大量令人震惊的文物和建筑,形成了泉州多元文化共存的美丽景象。

泉州传统民居建筑
  第1张

泉州传统闽南古建筑从宏伟的宫殿建筑到优雅诗意的私家园林,从庄严的寺庙到简单大方的民居建筑,可以欣赏中国古典建筑的灵魂。大量的红砖古建筑或古民居建筑,由白石基础、红砖墙、红砖屋顶、燕尾脊等典型的立面形状,仍被人们探索和品味。

泉州古建筑中最具地方特色的是泉州民居建筑,尤其是贵族、官僚、富人和士大夫阶层的文人和画家。他们的房子规模可观,形式精致。他们的造型、图案、技巧和材料都蕴含着特定时代的文化气质。几千年来,民俗的传承和衍化,使泉州民居建筑成为自然魅力。

泉州传统古民居多分布在平原、平台平台和丘陵地区,交通便利,便于商业渔业经济活动;或者更封闭的山谷,沿着山脉的溪流,主要是农业。平原地区人口密集,居民大多相邻,也有房屋从高到低排列整齐,形成棋盘布局的建筑群。

在山区,两个聚落之间有一定距离的山脉和森林。住宅密集成群或分散,随处可见。它的住宅大小不同。一旦人口增加,它将被分支到邻近地区建造卧室,从而形成血缘聚落。这些聚落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一些连续的十几个村庄和几十个村庄,几十英里的方圆是同一个祖先和姓氏,或主要是一个姓氏,形成了闽南显著的村庄文化特色。

泉州传统民居建筑
  第2张

泉州、晋江、惠安、石狮等沿海地区位于晋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历史上是泉州府辖下的晋江、惠安、南安三县。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一直被称为三邑。其住宅多为红砖住宅,其建筑形式包括古董官方住宅、南洋、西方建筑风格的华侨住宅和简单的石头住宅。

永春、德化、安溪位于晋江上游,靠近内陆,山许多山脉,地理上是自己的一面。由于其住宅也有一定数量的官方住宅,但灰砖住宅具有显著的特点,包括粗糙雄伟的土堡、土楼、森林氛围木楼、高脚屋等常见的传统住宅形式。

土楼

泉州土楼基本建于清代,是家庭居住的大型防御性和封闭性民居建筑,尤其是防御性最强的建筑。多土木结构,悬山顶。泉州土楼数量不多,共300多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等内地县,沿海县也有。目前已知的大约有18座,其中南安最多有10座,其次是安溪4座,泉州2座,永春惠安1座。

许多土楼都有望台、射击孔,墙壁和门都很厚,不仅要密封铁皮,还要在门上方放置水槽,防止火灾攻击。这让人想起了土楼民居形成时期战争频繁、土匪出没的历史背景。在土楼的内部结构方面,人们感受到一种相对开放的局限于封闭圈子,至少在日常生活中的秘密方面,不如村庄居住模式的小房子。土楼居民集体意识强,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共患难。一旦发生战争,土楼就是战斗的集体。

蚵壳厝

是闽南泉州的传统特色建筑。也就是说,用牡蛎壳建造的房子(闽南语中,厝是房子的意思,牡蛎是牡蛎)。在泉州的蟳埔村、法石村及泉州沿海一带均有分布,当地人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的蚵壳厝,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特色的贝饰古民居,其建筑的巧妙与精湛,是东南沿海甚至在内地都是绝无仅有的一种建筑形式,构成了闽南沿海古民居的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泉州传统民居建筑
  第3张

宫殿式大厝

宫殿式大厝是泉州最典型的民居类型。它有三开间、五开间、带护厝、突山庭院,两侧对称,横向扩展布局。纵深有二落、三落、五落不等,以庭院为组织庭院单位,庭院、走廊、过水贯穿全屋。较多运用砖、瓦,多用石砌基础和红砖砌筑外围墙。穿斗木结构作为承重结构,多采用硬山屋顶,弯曲翘曲屋脊,脊角燕尾华丽动人。

骑楼

骑楼,俗称五脚架,是泉州民居和邻里建筑。沿街采用柱形骑楼,楼高有二、三、四层高底差;单栋建筑多为纵向深度布局,建筑与建筑相连成十里长的商业街。前面是街上的商店,里面和楼上都是生活和货物堆放的房间。厨房和浴室设置在后面,操作和生活非常方便。它的特点是夏天可以遮阳,雨天可以遮风挡雨。

这些古老或兼容的建筑都是泉州的宝藏,都是泉州人的智慧。以上只列出了几个特色住宅,你知道什么,请在下面留言。

本文标签:民居建筑泉州民居
相关推荐
寺庙设计哪家好 庙设计效果图 寺庙设计施工公司 寺院建筑布局平面图 寺庙建筑设计师 寺庙古建设计院排名 中国最大的寺院规划 寺庙建筑设计方案 寺庙设计布局

手机微信:139 57873222

浙江汉匠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9023329号-2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2191号 网站地图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139578732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