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57873222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案例中心
济南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济南行业新闻
济南中国古代建筑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变化
发布时间:2022-11-26
浏览次数:19157次

无论个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古代建筑都是一个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条件综合的产物,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完美结合。因此,古建筑的存在已远远超出了其作为建筑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建筑本身体现着一种文化,具有明确的文化内涵。我国保留着丰富的古建筑遗迹,它们是灿烂的中华古代文化艺术中最具独特魅力的部分,是中国古文化、古文明的标志和象征,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按历史时间可以将中国古代建筑划分为六个时期:商周到春秋战国,秦汉到三国,晋魏六朝,隋唐到五代,宋辽到金元,明清两朝。

北京故宫旧照片

中国古代建筑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变化  第1张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房屋九千九百余间,建筑面积约十五万平方米,周围环有高十多米的宫墙和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连同其他的建筑物形成了一组规模宏大,结构精美,布局严谨,色彩辉煌的完整的古建筑群,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的风格,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帝王宫殿和古建筑群,也是驰名世界的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故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此后因雷火、地震,屡有部分建筑毁坏,又屡加重建。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以乾清门广场为界,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左右辅以及东西六宫,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及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乾清门以北的内廷部分,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和以太后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宁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和外朝太和门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相呼应。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殿,其后即为嫔妃居住的东西六宫。出于防御的需要,这些宫殿筑的外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角有角楼,外有护城河。明清两朝共有24代皇帝在此居住和行使国家最高统治权。

中国古代建筑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变化  第2张

天安门位于北京市中心,原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原名承天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一四一七年)。清顺治八年(公元一六五一年)改为天安门。门外有金水河,五座汉白玉石桥横跨河上。桥外东西各有华表一座。过去,封建帝王每逢重大庆典,在此举行“颁诏”仪式。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天安门成为新中国的象征。

中国古代建筑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变化  第3张

正阳门位于北京城贯穿全城的中轴线上,位于南面正中位置,亦称前门。现存城楼、箭楼。

中国古代建筑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变化  第4张

午门位于北京市天安门以北,现为故宫博物院南门,又名五凤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一四二О年),清顺治四年(公元一六四七年)重建。城台上是一座九间重檐庑殿顶的门楼,左右有重檐方亭四座。殿亭巍峨,廊庑相联,十分雄伟壮丽。据载,楼上置有钟、鼓。凡皇帝上殿处理朝事,就鸣钟击鼓,通知百官。等候在午门外的大臣们,文武官由左门入,宗室由右门入。如皇帝出宫,楼上鸣钟;祭享太庙,楼上击鼓。若军队征讨凯旋献俘,皇帝上午门城楼举行受俘仪式。

中国古代建筑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变化  第5张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故宫三大殿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初名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名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称今名。现存建筑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建在高约2米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围绕石栏,有云龙云凤望柱1488根,前后各有3座石阶,中间石阶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殿面阔11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高35.05米,宽约63米,面积2377平方米。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太和殿红墙黄瓦,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全国最大的木构殿宇。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登极、宣布即位诏书,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每年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等节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贺及赐宴。

中国古代建筑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变化  第6张

中和殿建于永乐18年,初名华盖殿,是一座亭子式方殿,方攒尖顶,石雕栏杆及御道上,刻有极其精美的龙和云的浮雕形象。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中国古代建筑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变化  第7张

保和殿始建于永乐18年,全木结构,现大体上仍是明代建筑物的原物。“三大殿”设在同一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形成一个整体,与两旁对称排列的低矮的廊庑对比,更显出其高大壮观。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中国古代建筑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变化  第8张

祁年殿是天坛的主要建筑,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三层高大的白石台基上,矗立着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这就是国内外闻名的祈年殿。初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一四二О年),原为长方形大殿,名大祀殿。嘉靖二十四年(公元一五四五年),改为三层圆形大殿,三重檐上的琉璃瓦分为上青、中黄、下绿。清乾隆十七年(公元一七五二年),改为一色深蓝琉璃瓦,象征蓝天,每圈瓦层层缩小,呈放射形,上冠铜制鎏金大圆宝顶,外形壮观,色彩绚丽。光绪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被雷火所焚,次年按原样重建。 祈年殿高三十八米,直径三十米。殿内四根“龙井柱”代表一年四季,中层十二根柱子象征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柱子表示十二个时辰,内外檐柱加起来共二十四根,象征二十四个节气。色调庄严,结构巧妙,端庄华贵,气派雄伟,是我国古典建筑珍品之一。

相关推荐
寺庙设计哪家好 庙设计效果图 寺庙设计施工公司 寺院建筑布局平面图 寺庙建筑设计师 寺庙古建设计院排名 中国最大的寺院规划 寺庙建筑设计方案 寺庙设计布局

手机微信:139 57873222

浙江汉匠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9023329号-2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2191号 网站地图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13957873222
返回顶部